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 【奇文】妙文。【疑义】疑难文义。【相与】共同。【析】剖析。 山成由一篑 崇积始微尘 南朝宋•谢惠连《读书诗》 【一篑】指一筐土。篑,盛土的竹器。【崇】高指高山。【微尘】细小的尘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破】突破,超过。 腹中书籍幽时晒 肋后医方静处看 唐•杜甫《七夕》 【晒】意谓温习。【肋后医方】指医书《肋后备急方》,晋代葛洪著。 一身赍万卷 编室寄烟萝 砚滴穿池小 书衣种楮多 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 【赍(ji)】带着。【编室】编筑房屋。【寄】居。【砚滴】往砚中滴水的用具。【书衣】书籍外套。【楮{chu)】纸的代称。楮,树名,皮可制纸。 木之就规矩 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 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 贤愚同一初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就】按照。【规矩】规,圆规;矩,角尺。【梓(zi)】梓人,木工。【匠】制造。【轮舆】指车辆。【由】因为。【乃】才。【力】作用。【一初】一样。 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 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劝学》 【元】同“原”。【知道】掌握真理。【非自然】意即不能自然地得到知识,掌握真理。【运】运用。【早为】赶快努力。 日夕著书罢 惊霜落素丝 唐•李贺《咏怀》 【霜、素丝】指头上白发。 万物有丑好 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 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 要自拨其根 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不尔】不如此。【探其花】喻追求表面的华丽。【拨其根】喻学习上要探根求源。 衰迟自喜添诗学 更把前题改数联 唐•郑谷《中年》 【联】律诗中两句为一联。 骚雅荒凉我自安 月和馀雪夜吟寒 唐•郑谷《静吟》 【骚雅】指《离骚)和《诗经》中的“大雅”“小雅”,此处泛指诗作。【荒凉】受人冷落。 不患人不知 惟患学不至 唐•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寸功】指极短的时间。 鬓白只应秋炼句 眼昏多为夜抄书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 【应】应当,引申为料想理当如此。【秋】秋季,此以秋代年。【炼句】锤炼宇句。意谓因苦吟诗句,鬓染白发,如同秋霸早降。 坐当群静后 吟到月沉时 唐•杜荀鹤《读友人诗卷》 读书贫里乐 搜句静中忙 唐•裴说《句》 【搜句】指作诗。 青山入眼不干禄 白发满头犹著书 唐•徐夤《贈黄校书先辈璞闲居》 【干禄】求官。 闭门十馀载 庭杉共枯槁 …… 斯文如未精 归山更探讨 前蜀•贯休《上顾大夫》 【闭门】指闭门读书、写作。【斯文】此文。【探讨】钻研。 忆昔少壮时 意气摩云霓 游心黄卷间 岂顾白日西 宋•道潜《秋日西园》 【摩】近。【云霓(ni)】云霞。【游心】留心。【黄卷】书籍。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绝】全然,绝对。【躬行】亲身实践。 年过七十眼尚明 天公成就老书生 宋•陆游《读书》 【天公】老天 船中活计只诗编 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 半山绝句当朝餐 宋•杨万里《读诗》 【半山】王安石号半山。【老夫】诗人自称。【朝(zhao)】早晨。 只有观书乐 其如病眼何 但令吾意适 不必卷头多 宋•杨万里《甲子春初即事》 【其如】岂奈,无奈。【卷头】指书的册数。 (责任编辑:岳素华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