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掀起的“阳明热”,让“阳明”两个字成为了商标界的“宠儿”。这几年,各地企业纷纷抢注与“阳明”相关的商标,截至目前申请数量已经超过110多次,王阳明成为近年来商标界“最忙”的历史名人。(3月7日《绍兴晚报》)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随着阳明文化近年来的备受尊崇,他更是被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拜誉为“明朝一哥”。 如果受到尊崇的仅仅是王阳明在哲学、政治、思想、军事以及心学方面的成就,无疑是件好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受到热切追捧的其实并不仅仅是王阳明的学术和思想,而更多的是他在商标注册领域里所能够带来的名人效应。换句话说就是,其实王阳明更多时候是“奔跑”在替现代人赚钱路上的。这就未免有点颇为让人尴尬了。 最为令人尴尬不已和接受不了的是,像王阳明这样一位在哲学、思想、政治、军事尤其是在心学领域均有不凡建树的大学问家,竟然被注册到了游艇运输、旅游陪伴等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这就显然不是尊崇了。 其实,注册名人商标,让这些历史人物在几百上千年后的今天能够为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继续发挥出“余热”,本也无可厚非,且可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问题就在于抢注名人商标行为不受节制的过多与过滥,这势必会让历史名人头上的光环暗淡不少,也极容易给人们带来歧义与误解。 尊重历史是一种美德,尊重历史名人更应该成为一种传统。适度且有规矩的名人效应开发可以为历史名人增光添彩,但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和各种不当目的,而胡乱地将名人开发成各个风马牛不相及领域的“代言”,从而让他们整天“郁闷”地奔跑在各种为现代人赚钱的路上。这不是真正的尊重。 (责任编辑:财法论) |